close

  英國《金融時報》5月5日文章 原題:馬丁•沃爾夫:美國的霸權仍會持續多年 上周我們得知,中國即將超越美國,成為世界最大經濟體。據信,美國自19世紀70年代初以來就一直是世界頭號經濟體。考慮到這一點,中國超越美國將是一個令人矚目的時刻,但它還沒令人矚目到一些人所擔心、另一些人所期望的程度。
  世界銀行國際比較計劃存在已久,先來說說它得出的估計數字有何意義。該計劃旨在比較不同國家的生活水平。2011年,按市場匯率計算,中國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僅相當於美國的11%。但考慮到中國有大量的非貿易商品和服務價格低廉,按購買力計算,中國與美國的這一比例將上升到五分之一。
  儘管如此,中國仍然是一個貧窮的國家:按購買力計算,該國的人均GDP僅列世界第99位。由於中國經濟產出有近一半來自投資,它的相對人均消費甚至更低。
  但中國是個巨大的國家,2011年人口達13.4億。相比之下,就連擁有3.12億人口的美國也顯得微不足道。因此,儘管中國窮得多,但按購買力計算,該國的GDP在2011年已達到美國的87%。現在則肯定已超過美國。
  人們可能會質疑新近修訂的數字是否準確。答案是,它們是合理的。一個更重要的問題是:它們意味著什麼?它們並不代表中國已經成為世界頭號經濟強國。
  中國是貿易超級大國,去年商品出口比美國高出14%,但商品進口比美國低31%。進口市場的規模決定了一國在全球議價中的實力。中國尚未成為世界第一大進口國。隨著中國經濟繼續以相對高速增長,它不久將成為世界第一大進口國。
  經濟實力的另一個衡量角度是外匯儲備持有量。截至今年3月,中國的外匯儲備總量達4萬億美元,堪稱巨大。但這既是優勢,又是劣勢。中國多年來積累的大量資產,西方央行只需按幾下鍵盤便能在瞬間內製造出來。的確,中國可以拋售這些資產,但那樣做的話,它將是最大的輸家。在我們這個儲蓄過剩的世界里,美國可以輕易找到其他買家。
  美國金融市場和金融企業位於全球金融體系的核心,這使得美國對全球金融格局和全球監管的細節擁有非凡的影響力。這種現狀可能會維持很長時間,部分原因是中國金融體系需要成功退出巨大的信貸繁榮,在此過程中它將面臨不少挑戰。
  全球經濟影響力的另一評判標準是科技。有一點能證明中國仍然遠遠落後:該國總體經濟的平均生產率仍只有美國的五分之一。更重要的是,除了華為這個突出的例子之外,中國缺少世界領先的科技企業。相比之下,美國擁有一大批世界領先的企業。
  技術優勢和美國的國防支出規模,為美國軍隊賦予了覆蓋全球的影響力和實力。這很可能將持續相當長一段時間。此外,美國其實處在一座巨大的島嶼上,南北鄰國相對弱小且友好。中國則被強大且心懷嫉妒的國家包圍。而且,美國長期以來一直有能力建立強大的盟國體系,而中國卻沒能建立起可以相提並論的盟國體系。
  美國還具備“軟”優勢:影響力深厚的大眾文化;引領世界的高等教育機構;無與倫比的科研基礎;對自由和民主理想的堅持——自由和民主仍然吸引著世界上的很多人,儘管美國屢屢未能踐行。對世界其他許多地方而言,中國政治體系的吸引力遠不及美國,其歷史文化也較美國陌生得多。
  我們可以滿懷把握地期待,長期來看,中國經濟的相對規模將繼續增加。該國的科技水平和軍事能力亦是如此。然而,這個崛起的巨人還需要很長時間方能擁有美國那種影響世界的能力。
  但同樣確定的是,我們正在踏入一個新的時代:中國不斷增強的權力和影響力必須被認可、被顧及,尤其是在全球治理方面。諸如此類的權力過渡並不容易。
  考慮到兩個大國之間差異懸殊,權力從美國向中國的過渡可能尤為棘手。世行的最新報告是這一漫長而曲折過程中的又一步。  (原標題:英媒:中國真的登上世界之巔了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fufplz 的頭像
    sfufplz

    音樂游擊

    sfufplz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