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成都正日漸成為引領西部地區經濟ssd固態硬碟發展的核心增長極,經濟總量繼續攀升,城市地位得到進一步確立。《第一財經日報》3月21日刊文聚焦成都。
成都竹北買屋正在日漸成為引領西部地區經濟發展的核心增長極,其經濟總量繼續攀升,城市地位得到進一步確立。
統計數據顯示,在國內經濟轉型力度加大的宏觀背景下,2013年成都堅持“穩中快進、領先發展”的經濟發ssd固態硬碟展基調,深入實施“五大興市戰略”,經濟逆勢快速增長,經濟總量突破9100億元。
為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2014年2月24日,成都市委十外接式硬碟二屆三次全會確定了“改革創新、轉型升級”總體戰略,制定出市場化、法治化、現代化、國際化和強化創新驅動“四化一驅動”改革路線設計,堅持實施“五大興市戰略”,全力打造西部經濟核心增長極、建設現代化國際化大都市。
GDP連新竹買房年跨千億臺階
據成都市統計局有關負責人日前介紹,2013年成都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9108.9億元,比上年增長10.2%,增幅比全國、全省分別高2.5和0.2個百分點。經濟總量占四川全省GDP比重達34.7%,較上年穩步提高0.6個百分點,四川省“首位城市”地位凸顯。
在經濟總量提升的背後,成都的經濟結構得到進一步優化,非公經濟對經濟增長貢獻加大。2013年,成都全年非公有制經濟實現增加值5393.6億元,增長12.0%,占GDP比重59.2%,較上年提高0.7個百分點,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68.8%,拉動經濟增長7.0個百分點。
工業繼續領先發展。統計數據顯示,2013年,成都市工業生產實現平穩較快增長,完成規模以上增加值2917.6億元,增長13.4%,增速較全國、全省分別高3.7和2.3個百分點;在副省級城市繼續保持領先,居第二位。
實際上,近年來,成都經濟高速增長帶來經濟總量連續跨越千億元臺階。2011年、2012年和2013年連續突破6000億元、8000億元和9000億元。按照如此的增長速度,2014年成都有望突破萬億元大關。
當地經濟學者分析,成都經濟的高速增長主要得益於產業的轉移及成都產業高端和高端產業的總體定位,尤其是在電子信息產業和汽車產業方面。眾多大項目相繼落戶成都,這些項目已經形成很大的生產能力。以汽車產業為例,2013年全口徑主營收入突破1200億元,整車突破70萬輛。而按照規劃,力爭2017年,全市整車產量達到130萬輛,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500億元以上。
數據進一步印證,汽車產業和電子信息產品製造業對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的貢獻率達69.3%,拉動規模以上工業增長9.3個百分點。汽車產業實現增加值432.1億元,增長45.2%,增速較上年提高3.2個百分點,成為全市工業增長的最大亮點,對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的貢獻率達39%。電子信息產品製造業實現增加值694億元,增長17.7%,對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的貢獻率達30.3%。
2013年成都實際利用外資突破100億美元,增長20%,超過半數的世界500強企業落戶成都。這些大規模的產業轉移不僅帶來總量的提升,也帶來成都經濟外向度加強,進出口規模進一步擴大。2013年,在外需形勢嚴峻、出口龍頭企業訂單下滑的情況下,成都實現進出口總額506億美元,增長6.4%。其中,出口總額318.8億美元,增長5%;進口總額187.2億美元,增長9%。
另外,成都選擇的產業發展路徑也成為其快速崛起的重要原因。結合成都實際情況、立足資源稟賦和產業基礎,成都提出了工業差異化轉型“1313”發展戰略,有所為有所不為。重點推進發展電子信息、軌道交通、汽車、石化產業,加快發展航空航天、生物醫葯、新能源、新材料、節能環保產業,優化發展冶金、食品、建材、輕工產業等13個產業。
2013年,成都八大特色優勢產業增加值份額不斷提升,全年共實現增加值2518億元,增長14.4%,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達86.3%。按照規劃,預期到2017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將達5000億元:電子信息產業達到萬億,汽車、石化、節能環保、食品、輕工成為千億級產業。
“四化一驅動”改革路線
經濟總量的大幅提升推動成都經濟地位不斷上升。2011年,成都擠進經濟總量全國前十大城市第十位。2012年,成都超越杭州,由上年居副省級城市第四位上升至第三位,僅次於廣州和深圳。
2011年,成都把打造西部經濟核心增長極作為城市發展的新定位。四川省委常委、成都市委書記黃新初在2014年成都市“兩會”上說,中國現代化建設的總體佈局正處於從東部率先發展的“第一個大局”向中西部地區加快發展的“第二個大局”戰略轉型的關鍵節點上,成都作為中西部經濟總量最大的副省級城市,通過挖掘改革潛力、釋放改革紅利,有望像當年深圳通過改革開放帶動“第一個大局”那樣,成為支撐和引領“第二個大局”的支點和龍頭城市。
西南交通大學區域經濟與城市管理研究中心主任戴賓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成都的有利條件在於西部發展的機遇和自身良好的條件。西部地區國土面積廣闊,整體發展水平低,需要培育形成若干經濟增長極,以點帶面,促進西部地區加快發展,縮小與東部地區的發展差距。
綜合西部主要城市數據,戴賓認為,成都是整個西部少數具備成為西部經濟核心增長極能力的城市。不僅如此,目前四川省域仍是一種極核型的空間結構,城市首位度極高,這使得成都在四川經濟社會發展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隨著經濟總量的提升和城市的擴張,成都日益展現出其作為核心增長極的輻射帶動、引領作用。
戴賓表示,成都需要在實施更加充分的對外開放的同時,實施內需主導型發展戰略,形成經濟發展的自我支撐,創新內陸經濟的發展模式。
近幾年成都加快了對外開放步伐以及國際通道和樞紐的建設,如加強與沿海沿江沿邊城市通關協作,依托航空、鐵路口岸和綜保區積極爭取內陸自貿區,依托“蓉歐快鐵”擴大蓉歐經貿合作,提升發展出口貿易和服務貿易等,正日漸成為“西部開放門戶”。
成都為全面深化改革,推進科學發展,進一步打造西部經濟核心增長極、建設現代化國際化大都市,不久前通過了《中共成都市委關於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決定》(下稱《決定》)。《決定》確定了“四化一驅動”改革路線。即推進市場化、法治化、現代化、國際化和創新驅動,構建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現代城市體系、經濟社會更加協調發展的制度體系、深度融入全球化進程的全域開放體系、可持續發展的綜合創新生態體系。
《決定》還明確了推進市場化取向改革、加快轉變政府職能、完善創新驅動發展體制機制、深化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完善全域開放體制機制、加快生態文明制度建設等一系列改革措施。
四川省社科院金融與財貿研究員王小琪認為,當前成都在基礎設施、立體交通體系、戰略性產業體系、人才培養和創業環境等方面都具有一定優勢,處於“長江經濟帶”和“絲綢之路經濟帶”交匯點上的成都應依托現有優勢,與經濟帶內各區域互聯互通,承擔起“核心極”重擔,構建全方位開放新格局。
(原載於《第一財經日報》3月21日06版) (原標題:成都著力“改革創新 轉型升級”西部經濟核心增長極凸顯)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